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李宝富教授团队在积雪变化的气候效应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5-04-29浏览次数:



在全球温升、积雪减少背景下,近20年亚欧大陆中部秋季气温却在降低,相应地秋季积雪也明显增加。积雪-反照率反馈作为全球气候系统中最重要的反馈之一,其对亚欧大陆秋季降温的影响程度尚不明确。

针对这一科学问题,李宝富教授团队构建了适用于亚欧大陆中部WRF气候模式,模拟分析了2004-2020该地区秋季气温和积雪时空变化特征基于控制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定量评估了积雪变化对秋季降温的贡献率并从辐射分量和能量通量的角度,解析积雪变化对秋季气温波动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近20年来,亚欧大陆中部地区的秋季积雪覆盖率呈明显增加趋势,速率为5.35%/10a。积雪增加对秋季降温的贡献率为21.5%。同,积雪增加导致净短波辐射减少,是积雪降温效应的主要作用机制(图1。该成果促进了对全球气候系统演变的认识,为气候变化应对提供了科学支撑。

1 2004-2020年亚欧大陆秋季积雪引起的气温变化及其与积雪引起的净短波辐射变化的关系

同时,依托中国-比利时地理信息联合实验室(Sino-Belgian Joint Laboratory for Geo-information针对气候变化对降雪事件及洪水风险的影响这一科学问题,李宝富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合作,基于高分辨率积雪水当量数据,系统剖析了亚洲高山区雪面降雨事件(Rain-on-Snow, ROS)的时空分布特征、驱动机制及洪水风险。结果表明,亚洲高山区平均每年发生22.4ROS事件。降雨是亚洲高山区约83%地区ROS强度的主要驱动因素。从变化趋势来看,亚洲高山区ROS天数以0.31d/10a的速度减少,且发生时间普遍提前。低海拔地区ROS的减少主要是由于积雪天数减少,而在高海拔地区,ROS天数的增加主要与降雨天数的增加有关。

以上成果分别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JCR Q1IF=5.8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JCR Q1IF=8.5)上。

论文链接: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748-9326/add02a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612-025-00943-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