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并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了结合高精度遥感影像判识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熟悉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方法。7月2-8日,我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23级学生开展土地资源调查实习。本次实习包括室内室外两个环节,野外调查主要在日照市五莲县潮河镇杜家河村、小庄村、刘家坪村、后梭头村、前梭头村等5个村开展。
7月2日,召开土地资源调查实习动员会。动员会上,学院副院长吴军强调,此次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环节,是必须进行的实践教学课程;实习过程中同学们要严格遵守实习手册要求,安全第一,遵守纪律,认真思考,同时树立集体意识,注意个人形象,充分发扬地理学子的优秀品质。王萍主任、李梅老师强调了实习纪律和安全要求。孙丕苓、王猛两位老师从实习计划、课程目标、实习内容、考核要求等方面,具体介绍了实习目的和具体实习任务。


7月2日,同学们于实验中心F楼229实验室开展土地资源调查实习内业工作,主要包括遥感影像目视解译与土地利用类型预判。首先,孙丕苓老师讲解了ArcGIS软件的运用,进行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统计地类面积,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方法。讲解结束后,同学们团结协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探索,对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针对性讨论,然后以遥感影像图为底图,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初步的判读与识别。
7月3-4日,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集体前往日照市五莲县分组开展土地资源调查外业实习,分别前往五莲县潮河镇杜家河村、小庄村、刘家坪村、后梭头村、前梭头村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判读结果的实地检验与调绘。实地调查过程中,同学们利用卫星遥感图像、奥维互动地图、火星路线等在线高清影像辅助进行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实地判识,进一步认识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及含义;查清行政区内各地类图斑的权属、地类界线及土地利用现状。


7月5-7日,同学们结合外业调查的结果,进行土地利用类型最终判读与修正,完善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结果,并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图编制,主要分为五个步骤:添加土地利用现状矢量数据相关信息,包括添加属性信息、添加字段;建立地理数据信息库,主要包括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土地利用类型判读,目视解译,勾画地类图斑;修改要素标志;图幅整饰与输出。在此过程中,各组成员正确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培养了大家从事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利用、保护与规划等基本技术与方法。
7月8日,同学们针对外业调查和内业工作的结果,在实验室F楼229分组进行汇报,由指导老师孙丕苓、王萍、王猛听取同学们的实习听取同学们的实习结果汇报。听取汇报后,指导教师们逐一点评,既肯定了同学们在实习中展现的严谨态度和扎实专业基础,也针对具体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本次土地资源调查实习深度融合了土地资源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等课程内容与技术方法,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平台,通过实地调查、深度访谈与现场教学,同学们不仅直观理解了我国土地政策与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以及耕地保护、粮食安全战略对农村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的影响,极大锻炼了沟通交流与团队协作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土地调查实习也是探索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融合育人模式的重要案例,有助于进一步夯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
图文:孙丕苓
稿件审核:吴军
终审:苏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