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科教学 >> 正文

我院2022级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顺利完成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5-07-13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强化理论实践融合,提升学生人文地理素养和探知能力,77日至9日,学院组织2022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开展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

为明确实习要求与任务,做好野外实习前期准备,学院于76日上午在图书馆报告厅召开实习动员会,学院领导、指导教师及2022级地理科学专业全体学生参会。

动员会上,学院党委书记苏占兵从安全和责任两个层面对本次实习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同学们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严格纪律,学习上认真努力。副院长吴军从专业学习的角度对本次实习提出了要求,指导学生要将课本的知识与实习地点相结合,深入思考,灵活运用,做到求真务实,小心验证。实习指导组组长张学波对本次实习的目标、日程安排、实习要求和注意事项做了解读和部署。

本次实习由学院副院长于伟、人文地理教研室主任张学波,实习指导老师赵林、郭付友、樊立惠以及辅导员陈鑫带队,2022级地理科学专业全体学生参加。

77日赴沂南县竹泉村,副院长于伟、实习指导老师樊立惠讲述了竹泉村通过政府与企业、专家团队协作挖掘古村落、泉水等特色要素的成功路径,并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推进乡村旅游开发及乡村发展的转型。下午,同学们来到了沂南县朱家林田园综合体景区,指导教师张学波介绍了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现实背景、建设愿景、功能分区及运营的现状,引导同学们思考朱家林田园综合建设的引领性意义,目前建设发展上面临的挑战以及破解的可能路径。

78日同学们走进青岛市城市规划展览馆,通过实习指导老师郭付友的讲解了解了青岛市的发展历程,指导学生围绕青岛行政规划调整与城市规划及如何关联日照、连云港协同发展等议题进行思考,有利于同学们充分联系课本教材知识,探究区域规划联动、城市空间优化的内在逻辑。下午,同学们前往八大关景区考察,在指导教师张学波的讲解下,认识青岛历史街区保护开发、建筑文化传承的典型性,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以及与城市现代化的平衡。

79日集体前往日照港进行港口建设及海岸带开发与治理内容的考察学习。指导老师赵林介绍了港口的功能布局、港口与周边企业间的关系以及港城关系,讲解了海龙湾退港还海工程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在老灯塔处,讲解员通过老灯塔建设的故事让同学们认识到了石臼港建设的苦难历程,张学波以老灯塔处的岩石出露、石臼名字的来源以及灯塔的属性等知识激发学生开展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学习。

79日下午,同学们赶赴莒县招贤镇,在武家曲坊社区和招贤五彩现代农业开展现场教学,在指导教师张学波和武家曲坊社区党支部书记董学山的讲解下,同学们认识了乡村振兴的五大要求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到了国家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背景及推进的路径,引发同学们思考我国乡村现代化的现实必要性、可能的路径及美好的前景。

本次实习深度融合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课程内容,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平台。通过参观考察和现场教学,同学们不仅直观地理解了我国城市、乡村景观的建设与演变,理解了人地关系的内涵,而且认识了城乡发展的差异与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还能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分工协作,在独立处理实际问题时锻炼探究能力,做到在实践中悟真知。同时,实习也为学院探索教学与实践一体化育人模式提供了生动案例,进一步夯实了地理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基础,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图片:团委学生会宣传部

                                                            文字:赵淑涵、谭佳莹、张学波

                                                            审核:刘伟

                                                            编辑:谭佳莹

                                                            责编:田青

                                                            审校: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