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我院研究生在西藏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5-10-11浏览次数:


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科学评估与路径探索,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方向。在我国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战略背景下,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和生态安全屏障,其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不仅关乎区域协调,更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亟需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为协调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

赵林副教授课题组的硕士研究生李娴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开展合作,聚焦西藏自治区SDGs实施进程,深入开展了SDGs多目标动态变化与复杂关系的系统研究。该研究基于联合国SDGs框架,构建了适用于高寒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研究综合运用均衡性分析、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定量揭示了西藏县域尺度SDGs实施的时空演变规律、区域差异及多目标间的协同与权衡关系。研究发现:2015-2022年西藏可持续发展水平有所提高,其中SDG 11.6.2增加了79%。从空间格局来看,东南部县域的可持续发展表现普遍优于西北部地区,低值区主要集中在羌塘高原一带。研究还发现,各SDGs指标在县域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其空间关联强度随时间推移呈减弱趋势。交互分析表明,67SDGs指标存在23对协同效应和18对权衡。基于上述发现,研究借鉴“分类—协调—协作”系统路径,结合西藏实际提出了三项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指标选取依据


2 2015-2022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指标间相互作用关系

3 2015年与2022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指标间的协同与权衡关系

以上研究成果以硕士研究生李娴为第一作者,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合作完成。论文以“The dynamic changes and complex relationship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in Tibet”为题,发表在国际地理学期刊《Applied Geography》上。该刊为SSCI中科院二区Top期刊,在地理类期刊排名5/173,最新影响因子为5.4,在地理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和较高的学术声誉。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pgeog.2025.103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