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地理师范生夯实专业根基、提升综合素养,搭建从新手到卓越教师的成长平台,6月以来,我院陆续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开展中学地理名师论坛活动。山东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地理教研员甄鸿启,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地理教研员舒德全,枣庄市实验学校特级教师吕新美、高密市教科院地理教研员陈晓晖等教研员和一线名师莅临论坛,副院长吴军及部分专业教师出席论坛活动,活动由地理科学系主任周维国主持,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与地理科学(师范)专业部分学生参加。

甄鸿启以“依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为主题,围绕课程标准的核心地位展开分享,为新手教师提供了系统性的教学实践指南。他首先明确指出,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的直接依据,强调“学什么考什么”而非“考什么教什么”,引导教学回归课标本质。同时,他重点阐述“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路径,指出核心在于精准撰写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学习与评价围绕课标形成闭环,并提醒师范生避免“教材内容等同于教学目标”的误区,强调需结合学情对课标进行转化,让每个教学环节都扎根于课标要求,真正实现“用课标指导教学,用教学落实素养”。

舒德全从“跨学科实践与核心素养培育”方面,分享了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教师教学创新的路径。他强调,地理学科的实践性与综合性是培育核心素养的关键,地理教学需强化学科综合性,打破学科壁垒,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搭建知识联结的桥梁。舒老师特别指出,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需“知行并重”:一方面要拓展实践场景,如组织校园周边绿化分布调查、模拟“丝绸之路食料贸易”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地理工具;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教学数字化转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实现教学效率与素养培育的协同提升。针对新手教师,他建议从“小切口”入手设计跨学科活动,在实践中积累课程整合经验,逐步形成“实践引领、素养落地”的教学风格,为从新手到卓越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吕新美老师以“地理教师:从新手到卓越”为主题作报告。她强调,“教学基本功是地理教师的立业之本”,尤其针对师范生群体,她提出“三字一画”(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简笔画)与“地理三板”(板书、板图、板画)的核心要求。她建议新手教师通过“日练一图”的训练模式,逐步掌握典型板图的快速绘制方法,并融入课堂情境创设。同时针对新手教师普遍存在的“重教学轻管理”问题,吕老师提出“做好两个平衡: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理念,主张将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深度融合,做到教育教学能力与教科研能力双线成长,为破解新手教师成长困境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

陈晓晖以“双新背景下的地理教学”为主题,围绕“知识——原理/过程——素养”逻辑链条展开分享。他强调,地理教学需超越现象成因分析,聚焦其对地理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的意义。在教学内容上,陈老师指出教学应紧扣地理四大核心素养,因地理问题具有多尺度、全过程、全要素特征,需引导学生基于数据资料来理解地理过程的动态变化及多要素相互作用。关于素养培育导向的课堂,他提出需推动课堂实现四大转变,从碎片知识习得转向现实问题解决,从知识应用转向主动创生,从关注学什么转向关注怎么学,从个体学习转向团队协作,让教学逻辑与素养培育深度融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合多方面素养,推动教学逻辑与学科问题分析的深度结合。

本次中学地理名师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地理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搭建了从理论认知到实践落地的成长阶梯。四位名师从筑牢教学根基、精准落实课标、跨学科融合创新到培育核心素养,多维度勾勒出“从新手到卓越”的清晰路径。未来,我院将继续搭建此类交流平台,助力更多地理师范生在专业道路上稳步进阶,共同推动地理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由京鹭
文:周钰晴、周维国
稿件审核:吴军
终审:苏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