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受新冠疫情影响,中断一个多月的2020级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综合实习在12月11日至12日继续进行。本次实习在刘飞、徐刚、秦霞、张琦、刘艳、马振华、孙博雯等指导老师带领下,赴临沂市郯城县、临沭县、平邑县三地,开展地质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等相关专业内容的学习。院党委副书记刘伟跟车一同参加了实习。
11日,师生们首先参观了沂河刘家道口节制闸以及分沂入沭彭庄节制闸,通过孙博雯、刘飞老师的讲解,详细了解了沂沭河流域的水系与水文特征,以及河流中游水利设施在防洪、灌溉以及城市景观塑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岌山地质公园,张琦老师带领同学们观察了恐龙足迹、褶皱构造、中生代砂岩层面上的波痕、雨痕、泥裂等层面构造现象,收获颇丰。下午,同学们前往沭河湿地公园,进行湿地植物学实习,秦霞老师讲解了河流生态湿地的重要性。升级改造后的郯城县马陵山地质公园肃穆庄严,同学们参观了1668年郯城大地震麦坡遗址,通过马振华老师的讲解和指导,各小组测量麦坡地震断层的产状,了解了地层的接触关系、新老顺序以及反应的地质营力方向。理论联系实际,巩固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12日,经过三小时车程,赶赴平邑县天宇自然博物馆。在工作人员的精心讲解下,同学们系统了解了矿物学、古生物学以及区域地质背景。走进天宇的矿物标本展厅,凝结了地球亿万年灵气的矿物晶体让同学们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来自乌拉圭、巴西的水晶,巴基斯坦的海蓝宝石,哥伦比亚的祖母绿,印度的鱼眼石……四百余种,数万件罕见的矿物宝石标本,集天地精华于一体,流光溢彩,令同学们叹为观止。化石馆拥有世界上馆藏最长的硅化木以及世界上最大的中华龙鸟化石,小到肉眼难辨的虫卵,细到叶片的脉络,展示了亿万年来生命演化的的足迹,再一次给同学们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下午,同学们在临沂市温水镇公利村观察褐土剖面,并进行实地测量,剖面描绘,同时注重与棕壤成土环境的对比。在实习过程中,徐刚、王振海两位老师通过对褐土剖面的讲解,将课堂理论与实习中出现的地理事物充分结合,使同学们体会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以及地理要素的关联性。同学们团结协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讨论,探索土壤剖面中蕴含的环境信息,加深了同学们对褐土形成过程的理解。
本次野外实习培养并提高了我院学子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了同学们的探索精神,成为我院野外实践教学的独特亮点。
文字:胡君炜
图片:胡君炜 赵璐
编辑:胡君炜
审核:吴军